钟楼爱人分集剧情介绍(钟楼爱人大结局是什么,大结局,人物最终结局)

钟楼爱人分集剧情介绍是很多影迷朋友想要知道的,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钟楼爱人分集剧情介绍相关的内容,感兴趣的您赶紧往下继续阅读吧!

钟楼爱人电视剧简介 钟楼爱人电视剧介绍

1、《钟楼爱人》讲述学校里有著种种传说的废弃教室,是兆宇、凯佳、若比、骏任及海盟、致妮六人大学时称为钟楼的秘密基地。十年後,这天30岁的兆宇和青梅竹马、视同妹妹的凯佳酒後不小心擦出火花,让不知该如何处理的兆宇急著逃离凯佳,这让一直喜欢著兆宇的凯佳又气又伤心,此时,当年大学的好友校园女神若比,邀约当年好友回到秘密基地钟楼。看著若比站在天台边缘,大家紧张著呼喊著若比忽然间兆宇醒来,发现他竟然穿越回到了2007年的大二,意外获得重修青春机会的兆宇,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和2007年的凯佳呢?

2、《钟楼爱人》(英语:Love,timeless),2017年东森电视自制戏剧系列之第九部作品,由周汤豪、孟耿如、张捷、黄薇渟、杨铭威、蓝雅芸领衔主演,讲述了大学女神若比邀请五位好友回到秘密基地钟楼后意外获得重修青春机会的爱情故事。

钟楼爱人电视剧简介 钟楼爱人电视剧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钟楼爱人大结局是什么,大结局,人物最终结局

结局是HE,凯佳和兆宇还有骏任三个人第三次穿越时空,终于把若比成功救了回来

然后凯佳和兆宇、骏任和若比、海盟和致妮都在一起啦

钟楼爱人大结局是什么,大结局,人物最终结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钟楼爱人》之悲:徘徊在爱情里的拯救

《钟楼爱人》是一部以穿越为线索展开的爱与拯救的奇幻言情剧集。

它讲述的是,大学时期结识的六位好友,在十年之后因其中一位朋友选择跳楼结束生命,而剩下五位好友中的三位集体穿越,重返大学校园去改变和拯救因自杀而亡的朋友的故事。

这部剧客观地呈现了六位青年拯救他人和自我拯救的过程,并真诚地探讨了某些“重要时刻”于生命而言的重要意义。

穿越剧强调个人意志的重要性,以及主人公对环境产生的正能量影响。国内的穿越剧不属于正剧范畴,虽是可作为野史倾向的言情剧,却需保持历史的严肃性,如《寻秦记》(2001)、《穿越时空的爱恋》(2002)、《宫锁心玉》(2011)和《步步惊心》(2011)。剧中主人公们,在受历史客观性制约的条件之下,成功地改变自身的主观遭遇。

这是穿越剧的主题,也是《钟楼爱人》所探讨问题的出发点: 穿越是否能改变个体的主观经历 。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钟楼爱人》持否定态度 。 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个人内在感受与个人意志的关联,并且完全否定“救世主”精神 。尽管它承认个人意志对自我拯救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将人物置于虚化抽象的场景中,不削弱人物性格的消极性、不凸显个人意志的积极性,是这部剧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的最主要的部分,也是这部悲剧的最大成因。

拯救和改变是这部剧的主题。

自杀女孩(沈若比),在她不知晓三位好友经历过两次以拯救她为目的的穿越之后,没有改变自己自杀的结局。尽管这三位好友在她生命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分别是,她的丈夫(李骏任),她的初恋(时兆宇),她的女性朋友兼假想情敌(赵凯佳)。

三人有三次穿越机会阻止沈若比自杀。两次穿越回到十年前。中间穿插了一次回现在的机会,用以验收第一次穿越的成果。

但三位好友凭自己的意志,无法改变若比的想法,无法阻止若比会在与人不断交往中逐渐封闭自己并走向毁灭。

编剧用前十四集为拯救若比作铺垫,最后一集让若比改变并获救。拯救若比的方式,并不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而是告诉若比他们三人的穿越经历:对于你将来的自杀,我们无能为力。

这样的救援结果,既是可笑的,也是非常悲观现实的。而这三次穿越只证明了两个不可能。

第一个不可能是,个人意志不可能受他人意志影响发生变化。

第二个不可能是,决定个人行为的意志不可能来自于内在反省,需要靠外部刺激。

整部剧便集中体现了封闭的个人意志。封闭的、消极的意志,致使每个人都无法影响他人,也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穿越的三人在第一次的穿越中,不仅没有成功拯救若比,并且没有弥补得了自己在上一次人生中所留的遗憾。每个人都像浮萍一样存在着,虽然有着生存的目的,可是这目的却又可有可无。

所以, 若比的第二次跳楼,是四位主人公极致绝望的具象化 。不过是通过一个人行为方式得以展现。

两次若比的跳楼,都是从斜侧方向拍摄。唯独第二次跳楼有一个正面平拍的手部特写,是以体现若比对世间的毫无留恋的感情状态。而其他三人,或许依旧对世间存有强烈的热爱。但不能否认,彼时彼刻三人是否定自我存在价值的。

若比的第二次自杀,让前两次的穿越失去了意义。

若比的被挽救,通过他人之口知晓了自己的未来,依靠外在的刺激,带动内在的生存意识,改变未来。穿越不再是机会,而是成为预言的工具,成为语言的载体,成为消极意志的体现。

封闭的个人意志,它不仅与理性的精神世界分裂,也与感性的经验世界脱离。动机、目的、行为,在所有人的封闭的个人意志下,被阻断了发生的可能性。

所以,穿越三人拯救他人和自我拯救的失败是必然。

剧中具有拯救精神的三位主人公,和被拯救的一位主人公,都保有“爱情至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爱情,在剧中是超越了精神的存在。它是救人的稻草,是杀人的刽子手,也是所有人生存的最终动力。

若比在两次跳楼前的临终遗言里都提及了爱,所提之爱不超出爱情的范围。第一次自杀前述说的爱里,她将自己未表白的初恋,当做遗憾,当做可能是虚妄的感情。第二次自杀前所说的爱,是把爱当做自身死亡的杀手。

虽然若比的自杀,不完全是感情的因素,还有身体健康的因素,和心理因素。但剧集并不深究若比自杀的生理和心理的原因,而是将重心放在她的爱情上。

若比的整个世界的崩溃,根源于亲情的缺失。而在爱情里未能找到精神寄托,和关于追逐音乐梦想中出现的身体状况,使她世界全面坍塌,并且再无意志重建。

凯佳是穿越三人中唯一的女性。作为女主角,与若比对比显示出的反差,只体现在个人性格上。对于爱情的追寻,与若比所持观念别无二致。

在第一次人生里,凯佳虽然没有同若比一样想不开,但她同若比一样懦弱。第二次的人生里,在记不清为何穿越的情况下,没有依靠任何人,成为了甜品店的店长。于第一次人生里的社工相比而言,可谓是成功的。

凯佳在事业上的小有成就,亦不能让她在爱情里展露笑颜。因为活得好,不代表活得幸福。

两位男性角色,在一次又一次穿越中,见证自己在感情中的无能,见证自己改变现实的无望。所以若比的丈夫骏任,才会脱口而出三人穿越的事实。

在那一幕的场景里,骏任和若比分别坐在景框的左右两边,中间的餐桌与景框平行。隔着餐桌的两人,都是绝望的化身,两人的情绪相互制衡着。骏任讲述穿越事实的这一近景打破了画面营造的平衡情绪。随后骏任指责若比自杀的自私,将两人失衡的情绪推至爆发的顶峰。最终两人将各自逼入绝境。

主人公们的悲剧,开始于将爱情定义为生存价值的中心。任何一人都避免不了不断涌现的自我否定,也避免不了否定现实而进行的反复的穿越。

整部剧集,都弥漫着爱情至上的伤感。拯救精神是以爱情为表达,却非常清楚的、柔和的、温暖的体现在友情里。

尽管穿越的三位,分别以不同的身份存在于若比的生命里,但三人却有着共同的身份——若比的朋友。穿越成功的是三个人,而在最后一次穿越之前,若比的五位好友同时放下现有的生活准备穿越之行。友情在生命里的重量由此体现出。

可惜的是,若比并没有明白,爱中不止有亲情、爱情,还有友情等等情感,它们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在第三次人生中,若比被拯救,改变了原先自杀的路,同时放弃了她的音乐之路。

人的消极与悲观,在这看似喜剧的结尾中得到最大体现。 梦想,在剧中是不存在的,所有人向往的事业只是一个梦,而不是梦想。尽管是一个梦,它也不能与爱情和现实共存,必定舍弃其中之一,才能让穿越划上句号。所以人只能随波逐流,与人相关的便成为了悲剧。

这部剧最写实的部分是,三人的第一次穿越形成的第二次人生,依旧依照前一次人生中的自己生活着,没有完成穿越前最想做的事情。

剧中人所要克服的不是世界坚硬的部分,不是人群,而是自己。尽管所需克服的那部分自己,是对世界黑暗面的观照,但正是内化为自身的那部分世界,才能令人抽离自身并客观认识自己。

剧中人在拯救他人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拯救。

如果拯救需要依靠穿越时空才能得以实现,那么这个拯救必然是失败的。不能凭借自身当下所拥有的尽可能的一切,在当下让意志继续并影响行动,任何人置于任何时空都将会无法改变并拯救自身或他人。

以爱情为意志,在爱情成长时,意志便不再成为意志。随着不断转换的起点与终点,先前的意志都将化为泡沫。然而,以人类有限的经历和短暂的时间,是无法在废墟之上凭个人之力以爱情重建自身世界的。

《钟楼爱人》之悲:徘徊在爱情里的拯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