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机工剧情介绍(南洋华侨机工队的机工队简介)

南洋机工剧情介绍是很多影迷朋友想要知道的,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南洋机工剧情介绍相关的内容,感兴趣的您赶紧往下继续阅读吧!

南洋华侨机工队的机工队简介

1938年10月以后,中国东南的海陆交通均被日军切断,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的主要通道。该路全长1146公里,崎岖艰险难行。图为“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工程初竣,急需大批汽车司机和修理工(通称“机工”),1939年,南侨总会受国民政府委托。招募约3200名华侨机工回国效力。陈嘉庚关于招募机工的信函。马来亚雪兰莪集华俱乐部欢送机工回国服务盛况。新加坡华侨热烈欢送机工队回国服务。回国参战的机工在槟城登轮的情景。陈嘉庚介绍许志光送母及妻儿回原籍安居、尔后赴滇缅路服务的信件。槟城华侨筹赈会妇女部职员白雪娇因顾虑家庭阻拦,化名施夏圭随机工队回国抗日。临行前,她留给父母一封告别信,载于1939年5月19日《光华日报》新闻版。信中说:“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华侨机工车队是个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这是他们的“运输救国歌”。

南洋华侨机工队的机工队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侨机工第三季兰亭是谁

郁兰亭(秋瓷炫 饰)

剧中女一号、韩国演员秋瓷炫一人分饰孪生姐妹两个角色,姐姐是归国南洋华侨,之后加入了军统成为国军少尉,妹妹则是个普通的文职人员。秋瓷炫以前的荧屏角色多以文静、贤淑的气质为主,这次于荣光狠狠挖掘了她性格的其他面,秋瓷炫也很好诠释了军人强悍坚韧的作风。

方天海(于晓光 饰)

他忍辱负重,表面是投奔日军的汉奸,实际则是军统高级军官,立功无数,于战火的洗礼中认清军统黑幕,在恋人郁兰亭(秋瓷炫饰)的影响下,秘密加入共产党,继续为和平而战。

方千树(朱晓渔 饰)

他风流花心,胆小怕事,却机灵聪明,平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当好纨绔子弟,不想命运的齿轮把他推到了云南的抗日生死命脉上。当他亲眼目睹了滇缅公路的危险后,第一个念头是逃回新加坡继续当他无忧无虑的方家二少,可是眼见身边战友的浴血奋战,体验无辜百姓的生离死别后,方千树最终蜕变成一名铁血勇士。

佐藤(于荣光 饰)

此番出演终极反派boss,日军特高科头目佐藤,表面温文尔雅,对中华文化极为精通,喜欢茶道、花道,喜欢下棋,喜欢艺术,实则狡诈多疑、阴狠毒辣、出手狠绝,擅长生化摄心术。于荣光介绍,抗战中,日军曾研制出一款生化毒物,感染者有如被摄心一般,失去思考能力,沦为杀人武器,秋瓷炫饰演的双胞姐妹花便深受其害。

扩展资料:

剧情介绍

1937年底,中国政府发动20万滇西民众,历经9个月,于1938年修成了一条抗日战争输血线,被称为“道路上的奇迹”的滇缅公路,畹町便是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也是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通向中国走向东南亚的第一站,著名的畹町桥便诞生于此。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滇缅公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大通道,畹町桥也就开始了它的艰难使命,3200多名南洋机工响应陈嘉庚号召,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国参战,将数十万吨抗战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畹町桥运往抗日前线,成为二战中最大的运输队,有力地支持了国内的抗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畹町桥见证了中国抗战的风云历史,承担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今天,这里仍保留着当年的钢铁桥,供人叩访抒怀。

南侨机工第三季兰亭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赞美南洋机工的诗歌

我走进雨季的时候,

母亲刚刚走过.

让一半为儿女遮挡风雨的雨伞给母亲,

母亲又推给了我,

啊雨伞下的儿女,

雨伞外的母亲.

雨不再是雨,

是上苍送给人间的一棵幸福泪

日子象走在常有风雨的路上,

母亲在最前头.

让一些为儿女遮挡风雨的雨伞给母亲,

母亲又推给了我,

啊雨伞下的儿女,

雨伞外的母亲.

雨不再是雨,

是上苍送给人间的一棵幸福泪

亲爱的母亲,我爱你

我永远是你长不大的孩子

我永远需要你的手掌的爱抚

亲爱的母亲,我爱你

像溪流对大山的深情一样

我热烈地紧紧拥抱着你

忘我地珍藏春的温暖

我是一只南飞的山雁

衔着奶油一样鲜嫩的渴望

我爱你,我亲爱的母亲

我爱你,大山的呼吸,空气和水分

在青春的时光,你为我认真地设计

生命中的每一秒,每一分

在很多鲜红颜色的日子里

带着我溪流的诗句和热情

把诗歌写在你布满皱纹的额头

采一束最鲜艳的玫瑰花,

寄托着所有对母亲爱的话,

母亲说我傻,

玫瑰花是象征爱情的花,

不,

也是儿女要送给母亲的花.

很久听不到母亲为我儿时讲的笑话,

真后悔,

那一段段还没听完就进入梦乡的话语,

母亲说,傻孩子,

母亲对儿女要说的话永远没个说完.

为此再赋一首共勉

1,风雨中的母亲

日子象走在常有风雨的路上,

母亲在最前头.

让一些为儿女遮挡风雨的雨伞给母亲,

母亲又推给了我.

啊雨伞下的儿女,

雨伞外的母亲,

雨不再是雨,

是上苍送给人间的一颗幸福泪.

2,母亲,辛苦了

人的躯体可以离去,

而人不会离去,

就象我们不会忘记祖先,

忘记母亲.

母亲是身上的被,

没有她会感到寒冷.

母亲是菜中的盐,

没有她生活就没有味道.

母亲肯定有她的痛楚.

那些游走不定的伤痛,

常常挂在她的脸上,

和望着儿女们的笑交织着.

3,伟大的母爱

采一束最鲜艳的玫瑰花,

寄托着所有对母亲爱的话,

母亲说我傻,

玫瑰花是象征爱情的花,

不,

也是儿女要送给母亲的花.

很久听不到母亲为我儿时讲的笑话,

真后悔,

那一段段还没听完就进入梦乡的话语.

母亲说,傻孩子,

母亲对儿女要说的话永远没个说完,

就是睡到坟墓里,

你们也是我永远的牵挂( OVER)

游子吟

孟郊

慈母 手 中 线,

游子 身 上 衣。

临行 密 密 缝,

意恐 迟 迟 归。

谁言 寸 草 心,

报得 三 春 晖。

希望采纳

赞美南洋机工的诗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云南昆明景点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景点介绍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景区简介:       在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内,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建造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碑高9米,大理石贴面,底座刻有“赤子功”四个字,碑顶有一个当年的南侨机工荣誉纪念章图案

巍巍丰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

1937年抗战爆发后,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3200多名华侨机工响应侨领陈嘉庚的号召,分批回国参加抢修滇缅路,运送国际上支援中国的抗战物资,共有1000余人殉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缅怀和牢记爱国华侨的这一段光荣历史,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集资修建了这个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对我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全国同胞团结抗日的怒潮汹涌澎湃,气壮山河;海外华侨同仇敌忾,义愤填膺,积极抗日

1939年,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积极响应,纷纷回国报名参加打击日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3000多名热血沸腾的南洋华侨机工,满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毅然离别父母亲人,远涉重洋,回到祖国,组成“南洋华侨机工队”,投身于神圣的抗日救国服务工作

      当时中国沿海港口均已失陷,抗战进入了最艰苦阶段

云南是最重要的战略基地,是大后方又是抗战最前线,滇西仅存滇缅公路成为唯一的国际通道,世界各国和海外华侨支援我国抗日的军需物资均靠这条运输线运输入

南侨机工不顾一切个人安危,冒着烽烟战火,夜以继日抢运军需辎重和兵员,组装、抢修车辆,培训驾驶机修人员

在这期间,有1000多华侨因战火、车祸和疫病为国捐躯

这是海外赤子热血报国的见证,是两个国家一个民族用鲜血和生命结成的链条,也是马星两地和中国云南友谊血浓于水的渊源

        星马的同胞没有忘记那些为抗日而牺牲的机工,早在抗战结束不久就在吉隆坡广东义山墓地为他们修建了纪念碑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后,云南省政府拨乱反正,在以陈嘉庚侄子、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陈共存先生为首的星马华人推动协助下,于1989年在云南省昆明西山用汉白玉建起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南洋华侨机工陈列室位于纪念碑旁,由马中友好协会秘书长陈凯希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筹款,园林绿化工程处施工,2005年底建成,占地260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300平方米,采用仿古建筑形式和园林艺术相结合的手法,由一展室、二展室和多功能厅组成

每逢纪念活动时,陈列室内摆放由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境内的去世的南洋机工家属、健在的南洋机工捐赠的物品,包括南洋机工的行军床、毛毯、床单、草鞋、皮箱等物品

      位置: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森林公园       电话:0871-8427893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西山详情咨询景区,山上各景点单独售票

      交通路线:西山风景区位于昆明市西郊,从昆明市区前往,交通便利

公交:昆明市区有多趟公交车前往西山,车程约一个半小时

打车或自驾:从昆明市区出发,车程约半个小时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的建造历史

为表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丰功伟绩,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89年5月树立此纪念碑,让后人世代缅怀,永志纪念。

在汉白玉制成的碑身上,“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墨石汉白玉相间制成的底座,上书“赤子功勋”四个大字。碑的正面上端刻有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四条横线和每方四块墨石的底座,象征着当年四万万同胞齐心抗日。碑前两层台阶均为七级,表示“七·七”抗战纪念。两侧为两面旗帜,旗帜上的三个“七·七”纪念章,代表3000多南洋华侨机工的赤子丹心。

碑身高九米,碑座高三米,象征“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在纪念碑旁建有南洋华侨机工抗日事迹陈列室,每当纪念日,海内外游客及各界人士、青少年学子,纷纷前来瞻仰致敬。

碑文上写道:三千余南侨机工,“以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在华侨爱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也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是对南侨机工抗战义举的最好总结。

2005年,另一座同名纪念碑在云南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落成;碑体总高16米,上端四条金色横带,代表抗战时期四万万同胞。南洋机工荣誉证章镶嵌期其间,标志着海内外同胞同心抗战。宽6米高3米共3层的黑色底座寓意九·三抗战胜利。

碑后是记述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浮雕长廊,右侧为纪念碑碑记。中间浮雕分别为:召唤篇、送别篇、筑路篇、铁流篇、蹈火篇、胜利篇。左侧是南侨机工英名录。浮雕下方《百雀图》,寓意美丽孔雀之乡德宏。浮雕廊正面六根柱子,代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纪念碑建筑、雕刻所有材料,全部采用享誉世界的福建花岗岩石。 红色雄伟的纪念碑体直冲云霄,象征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光明。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的建造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